陆川可可西里电影评价「可可西里豆瓣88陆川评价最高的作品但高分不是给他的」

时间:2023-06-25 23:46:32阅读:3126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少女”,本该是一个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古往今来,美丽似乎总是被权力与财富所觊觎,而权力和财富背后,往往伴随着罪恶与暴力。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可…
  • 陆川,1971年2月8日出生于新疆奎屯,江苏南通人,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先后毕业于…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的少女”,本该是一个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古往今来,美丽似乎总是被权力与财富所觊觎,而权力和财富背后,往往伴随着罪恶与暴力。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可可西里这个被冠以“美丽少女”的地域,在二、三十年前被罪恶、死亡与人类的各种欲望所笼罩!

导演陆川曾经说过:“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而他自编自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豆瓣高达8.8分,但电影中的情节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电影本身。

本片也是陆川导演评价最好的电影,但8.8分不是给陆川的,而是给那些理想主义者,给那些英雄的。

01、一群理想主义者的生命追逐

《可可西里》以天葬开场,以天葬结束,昭示着生命的轮回,也象征着一群理想主义者的生命追逐。

电影一开场,便是一群偷猎者驾着吉普车驰骋在戈壁滩上,猎杀藏羚羊、枪杀巡山队员的赤裸镜头,荒凉的戈壁滩上,铺满大地的藏羚羊尸体已经毫无保留的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关于善恶的电影。

随后来自北京的记者尕玉在巡山队长日泰家发现的大量藏羚羊皮,同样告诉观众,这并不是一个善恶分明的故事。

电影中,巡山队员们为了从盗猎者手中保护藏羚羊,抛家舍业,不顾个人安危。

他们有的人独立在狂风暴雪的无人区扎寨三年,有的只能靠向妓女借钱来生存和救助自己的队友,有的在巡山的过程中被饿死,有的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被打死,还有的在追击盗猎者时被流沙掩埋了。

在每个月两百块钱的工资都无法保障,难以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的情况下,他们活得并不比他们想要的保护的藏羚羊轻松和安。

但他们还是以崇高的理想,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坚强的活了下来,前赴后继的投入到了保护藏羚羊的事业,而这一切,只为了他们心中的一份坚守:为了我们自己的羊子!

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02、现实的“日泰”——索南达杰

或许有人会对他们提出质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电影塑造出来的人物,现实中不会有这么“傻”的人。然而事实是,现实中的人更“傻”。

电影中巡山队长日泰的原型,叫做杰桑‧索南达杰,曾是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

20世纪80年代初,可可西里发现了黄金,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开始汇聚可可西里,这片藏羚羊的天堂变得不再宁静。起初淘金者主要是来寻找黄金的,并没有大规模猎杀藏羚羊。

但随着欧美市场上藏羚羊披肩“沙图什”的热销,淘金者们开始被藏羚羊绒的巨大利润所吸引,大量的淘金者变成了盗猎者,一场对藏羚羊的种族猎杀开始在可可西里上演。

面对嚣张的盗猎者,索南达杰感叹道:“这里不是无人区,而是无法区。”于是为了保护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索南达杰在1992年7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治多县西部工委,也就是野牦牛队,并且亲自担任工委书记、巡山队长。

索南达杰的想法是好的,做法也是好的。在担任工委书记一年半的时间里,索南达杰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抓获了八伙非法盗猎分子,狠狠地打击了盗猎分子的嚣张气焰,一时之间,盗猎分子人人自危。

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索南达杰很快便成了盗猎者的眼中钉,肉中刺,盗猎分子无不想将他除之而后快,死亡渐渐逼近了索南达杰。

1994年1月16日,索南达杰进入可可西里的第11天,他和野牦牛队的队员们与非法盗猎分子发生激战,最终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匹藏羚皮。

在激战中两名盗猎分子受伤,出于人道主义,索南达杰派两名队员将受伤的盗猎分子护送去了格尔木接受治疗。这个决定,或许为之后索南达杰的牺牲埋下了隐患。

在索南达杰将盗猎分子押解到马兰山、太阳湖休整途中,所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索南达杰的肠胃炎还发作了。

而盗猎分子趁着野牦牛队队员们警惕性下降之机,绑架了两名队员——靳炎祖和韩维林,以此来威胁索南达杰缴械投降。

不过野牦牛队的队员们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因此索南达杰与盗猎分子发生了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牺牲。直到牺牲,索南达杰依然保持着跪射的姿势。

索南达杰牺牲后18年的2011年,6名盗猎者犯陆续自首。此事才画上了句号。

03、何为好人,何为坏人

对于日泰,很多人认为他算不上英雄,因为他也倒卖藏羚羊皮,他也是藏羚羊非法产业链的一环,甚至可能是可可西里高原上最大的藏羚羊皮卖家之一。

这一切都会让观众对于日泰这个人物的正义性和纯洁性产生了怀疑,他能算是英雄吗?

毫无疑问,他是!虽然他也卖藏羚羊皮,但那是“用死去的羊保护活着的羊”。

人类有一点很不好,总喜欢全然不顾现实情况,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人指手画脚,热衷于追求“纯粹的好人”。

也正是人们的这种想法,使得当今的商业电影,依然保留着刻意美化人物来迎合某些人的恶俗特征。

人从来不是单面的,也从来没有纯粹的好人。

野牦牛队的人是理想主义者,但也是现实的人,理想主义者可以不为钱去工作,但现实中的人需要用钱去填饱肚子,需要用钱去养活家庭,需要用钱去购买巡山所需的汽车、汽油、枪械、帐篷。

在没有政府和企业支持,资金基本全靠自筹的情况下,不卖藏羚羊皮,你让位于可可西里的“日泰们”怎么活下去?

有人可能会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正是他们的贩卖导致了盗猎情况日益严重。

这就扯了,即便是日泰不卖,也会有月泰、星泰去卖,只要有市场、有利润,盗猎就无法禁止。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倒卖藏羚羊皮的利润,可不止100%。

电影中的“剥皮人”马占林,对于藏羚羊被杀的麻木曾让我震怒,但看到后面你会发现,没有文化的他,其实并不了解这种行为的意义,他只不过是为了吃饭,为了养家糊口而已。

在当时的青海,马占林们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他虽然属于罪犯的“帮凶”,但他也是善良的,他会让自己的儿子救助巡山队员,会为了日泰的死而流泪……

而且即便是最大的“反派”——盗猎分子们,也只是和巡山队员们之间恩怨难解,并没有滥杀无辜,比如记者尕玉。

到底好人和坏人到底应该如何划分呢?日泰算是好人,算是英雄吗?我认为毫无疑问。

只不过英雄的结局是悲怆的,仅仅两声轻轻的枪响,英雄便被永远地埋葬在了可可西里。(撰文:西窗雪)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