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师父于海「18岁随周总理访缅让周比利甘拜下风李连杰的师傅于海有多强」
文 | -17
编辑 | 嘈坊
1984年,李连杰正在拍摄《南北少林》的最后一段打斗镜头。
——螳螂拳。
《南北少林》
他整套动作刚猛有力、行云流水,导演刘家良没发现任何问题。
只有站在一旁背手观战的于海,发觉他的动作有点不对劲。
“你的动作已经完成了,此时再晃动就显得很刻意。应该要自然地晃动,像弹簧一样。”
于海演示了一遍螳螂拳的封手动作,果然和李连杰刚才的动作不同,更为一气呵成。
原来,李连杰虽然从小习武,但是术业有专攻,武术也不例外,螳螂拳刚好是他的“知识盲区”。
普通观众也许看不出来,但内行一看便知他打得不正宗、不地道。
好在李连杰武术功底扎实,又天资聪颖,在于海的指导下,他很快就将这套动作吃透。
看着李连杰将这套拳打得炉火纯青,于海在一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戏里,他是李连杰、吴京两代功夫巨星的师父与父亲。戏外,他是极具威望的七星螳螂拳大师。
他曾因参演《少林寺》里的“昙宗”而广为人知,如今已迈入80岁高龄的于海,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01、结缘螳螂拳
1942年,于海出生于山东烟台,这个城市的“特产”不仅仅有苹果,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
于海的父亲是一名铁匠,从小他的耳边就充斥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那是父亲在隔壁打铁的声音。
家境贫寒再加上战火纷飞,于海的童年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常常是饿一顿饱一顿。
也许因为自幼营养不良,于海小时候身体格外孱弱,甚至患上过白喉病,在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险些危及生命。
于海在鬼门关外走了一圈,最终挺了过来,弟弟妹妹却都因病早夭,家里只剩下他这个长子。
这个脆弱的家庭,再也遭受不起重大的打击了。父母整日忐忑不安,于是听取别人的建议,将他送进了附近的拳馆学武,既能强身健体,将来也可作为一项谋生技能。
没想到,一接触到螳螂拳,于海就彻底陷了进去。
12岁时,于海拜螳螂拳传人林景山为师,正式将螳螂拳作为他的终身事业。
打螳螂拳需要有强大的指力,师父每天让他们用手指抓酱菜坛,然后保持着抓握的姿势扎马步,在院子里一练就是半天。
起初师父给他们的都是空坛子,等到他们的臂力和指力有所提升,再往坛子里灌沙子增加重量,于海抓过最重的坛子足足有20斤。
每天练功,于海总是最认真刻苦的那一个,而且他绝不是闷头傻练,每当在练功时遇到困难,就会自己琢磨克服的方法。
渐渐地于海发现,明明是同一套拳法,他练起来总是事倍功半,原来问题就出在他的扁平足上!
就因为这双扁平足,他的弹跳力天生就比一般人差,所以练起来格外困难。为了加强下肢力量,于海疯狂练习深蹲,每天练到双腿酸软发颤。
直到他的膝关节因过度锻炼而受伤,连平地走路都变得艰难,于海才知道自己找错了方法,与其自己钻牛角尖,不如去找师父指点迷津吧。
听到于海的困惑,师父望着远方默默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人家能在天上逞英雄,你就不能在地下逞好汉吗?”
师父的言下之意是,既然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就该利用长处去弥补缺陷,扬长避短。
于海回到宿舍仔细一琢磨,顿时感到醍醐灌顶。从此,他就开始在螳螂拳的身形上猛下功夫。
某天他灵机一动,在园子里抓起一只螳螂,再拿片叶子和螳螂戏耍,仔细观察它的动作,再融入到自己的拳法中去。
最入迷的时候,于海曾经和上百只螳螂共处一室,差点成了别人眼里的“螳螂精”。
于海的拳法在苦心钻研下突飞猛进,1958年,于海在武术比赛中获得佳绩,随即被体育学校招收,成为一名专业的武术运动员。
两年后,于海作为中国武术团的代表,和周恩来总理同行出访缅甸。年仅18岁,他就站上了中国武术界的金字塔尖。
1966年,于海被任命为山东省武术队总教练,同时成为七星螳螂拳的公认传人,年轻有为的他已经成为武坛的一段传奇。
年纪轻轻功成名就,24岁的于海,仿佛已完成了人生的大半目标。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活将在四十岁时,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02、年近四十触电荧屏1979年,长城公司想拍摄一部武侠电影,为此专门请来经验丰富的香港导演,拍摄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并不理想。
制片方对这部电影极为重视,见拍摄效果不佳,便及时止损换掉了原先的陈文导演,找来内地导演张鑫炎接任。
剧中角色原本主要由京剧演员饰演,但张鑫炎想拍一部原汁原味的武侠片,只有专业的武人才能打出精气神。
刚接到张鑫炎导演的邀请,于海的心里满是担忧。拍电影是他从未想过的事,表演功夫当然不在话下,可那些台词表情,自己能拿捏得准吗?
揣着惴惴不安的心,于海踏进《少林寺》的片场,一眼就瞧见了当时才16岁的李连杰,两人见面相视一笑。
原来,几年之前他们曾代表武术团一起出访海外,在剧组见到老熟人,不安的心情顿时就消减一半。
习武之人不怕苦难,即便是拍戏,于海也做好了会受伤的准备,可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场险些送命的意外事故。
由于换导演、换演员班底耗费了大量时间,《少林寺》拍摄时间紧张,许多前期准备都只能大幅减少。
于海在影片中有大量马戏,他原先不会骑马,只跟着老师学了两个上午,就要硬着头皮上阵拍摄。
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惊险一幕。
于海刚骑上马就发觉速度很快,他又不知如何减速。于海发现前方有棵树挡住了去路,收疆为时晚,只见马被树干绊倒,他就被惯性直直甩了出去。
如果不是他及时用双臂护住头,结果就是头破血流、性命堪忧。
即使如此,于海的手臂也被撞到骨折,手腕、手肘双双脱臼,被工作人员送去医院急救。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于海才休养了没多久,就回到剧组继续拍摄。每动一下都钻心刺骨地疼,可于海武打戏份都照拍不误。
1982年,《少林寺》上映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年的电影平均票价只有一两毛,《少林寺》却创造了1.6亿的票房奇迹,火遍全中国。
大江南北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看过《少林寺》。在影片中扮演李连杰师父的于海,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武打明星。
《少林寺》如此爆红让于海始料未及,他出门逛街、去菜场买菜,都会被路人认出来,请他签名合影。很多人叫不出他的名字,而是直呼他:“师父!”
到了不惑之年,他的人生忽然翻开一页新篇章。
一个问题时时浮现在于海的脑中:演员这条路,我应该坚持走下去吗?
03、演过一次男主角继《少林寺》大获成功,于海和李连杰又合作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影片。如果列举80年代最受欢迎的荧幕搭档,这对师徒组合必定名列前茅。
拍摄《南北少林》的时候,于海手把手教李连杰打了一套螳螂拳,按武术界“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规矩,李连杰戏里戏外都是他的徒弟。
只不过于海素来谦虚,不敢以“武打巨星师父”自居,认为自己顶多算李连杰的“客师”。
当然,单凭一身拳脚功夫和为人谦虚,并不能让于海在影坛活跃几十年。
于海最出众的优势,是他的打戏,而作为一名非科班演员,他演起文戏来,也一点都不含糊。
他最红的时候,甚至演过男一号。
只不过福祸相依,于海主演的这位男一号,差点毁了他的口碑。
1990年,《通天长老》上映。
于海在影坛最大的优势,就是他那一身好武艺,真功夫拳拳到肉。
可《通天长老》让于海一个“近身战士”成了“远程法师”。
该片全程充斥着不成熟的特效,让于海这一身武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通天长老袖口轻轻一挥,一排匪徒应声倒地。”
《通天长老》电影里都是这样玄乎其技的打斗场面,让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大失所望。
同时,这部戏也让于海意识到: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李连杰一样,凭借一身武艺成为影视巨星。
而通过影视剧弘扬武术文化,才是应该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
04、与吴京合作“出道”时已年近四十岁,于海饰演的角色多数都是师父长辈。
演过于海徒弟的演员中,有两位成了世界闻名的影视巨星,一位是李连杰,另一位是吴京。
1995年,于海在《功夫小子闯情关》中首次与吴京合作。
此时的吴京尚无任何拍戏经验,相当于一张白纸,同为武术运动员出身的于海,常常跟他分享经验心得:如何从容地面对镜头、如何将打戏演得精彩,又不至于让对手受伤。
于海在影片中有一段打戏,要对阵世界搏击冠军周比利。
吴京担心两人打得太投入,结果双双受伤,于是先悄悄凑在于海耳边说:“周比利腿力太重,要带护具。”
接着又去周比利身边说:“于老师下手重,记得带护具”
然而等到正式开拍,于海和周比利一个都没戴护具,因为他们都抱着一份武者的尊严,而且彼此之间都有充分的信任。
跟搏击冠军对打,对于海而言都是小菜一碟,拍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是他第一次要演感情戏。
在之前的作品里,于海的角色多数是和尚。
演了十几年戏,终于在《功夫小子闯情关》里拥有了一位“夫人”,还是明艳大美女胡慧中。
其实在这部影片里,两人并没有多少卿卿我我的戏份,唯一算得上“亲密戏”的,只有一段杨崇武给夫人揉脚的画面。
于海入行这么久,从来没拍过和女演员有身体接触的戏,当他握起胡慧中的脚,顿时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肢体都变得僵硬起来。
多年以后,于海在访谈节目里回忆道: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异性相吸”。
说完这句话,他连忙解释自己绝没有想入非非,只是因为他不习惯和女演员搭戏,如果真有想法,就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说出来了。
于海淳朴可爱的发言,引得现场哄堂大笑,吴京坐在沙发上都笑得直不起腰。
这部戏之后,吴京取代李连杰成为于海的“徒弟专业户”,合作塑造了许多荧幕师徒形象。
1999年的电视剧版《新少林寺》里,吴京饰演了李连杰当年的角色“觉远”,而师父的扮演者依然是于海。
“流水的徒弟、铁打的师父”,对观众而言,见到于海饰演的师父,就品味到了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怀。
05、晚年住宿舍
从第一部《少林寺》,到2021年的最新作品《少林寺之得宝传奇》,于海的演员生涯已贯穿近四十年。
于海在影坛属于名副其实的“老前辈”,但对她而言,拍戏顶多是副业,钻研和传承武术依旧是他的终身追求。
2015年,有一名记者专程去于海的家中拜访。
他原以为,以于海的知名度与圈内威望,他的住处即使不是别墅豪宅,肯定也是高端小区。
循着于海给的地址一路找过去,记者惊讶得目瞪口呆,他的住处和“豪华”、“奢侈”毫无关系,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山东体校职工宿舍”。
年过七旬的于海和妻子,热情地接待了这名记者。
于海谈到,他的儿子于涛从小学习螳螂拳,已横扫各大赛冠军,完美继承衣钵,成为新一代螳螂拳大师。
除了进组拍戏的时候,于海的工作依旧是体校教练。
他时刻不忘螳螂拳传人身份,要将这份传统武艺传承下去。
即使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也时不时要去体校转一圈,亲自言传身教。
拍戏成名只是于海人生中的“小插曲”,生活的主题曲永远都是武术,所以他才能抵挡住娱乐圈五光十色的诱惑。
经历过红遍全国,还能够淡泊名利、修心养性,于海担得起“武林宗师”的称号。
参考资料:
1、 访谈节目《流金岁月》
2、 纪录片《流行无限》
3、 赵文银《于海——一代武术宗师归隐泉城济南之侧记》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