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演技好「港影梁朝伟的演技口碑为何两极分化」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
也是拿三金影帝奖最多的华语男星,更有戛纳影帝奖傍身。
作品厚度与荣誉都堪称无双。
但我们仍然经常见到有人说,「梁朝伟有什么演技?都是吹出来的。」
剔除粉丝的意气之争,这种观点也包括部分路人观众,只是他们表达或不会那么尖锐。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梁朝伟戏路很窄,得奖的电影都是同种类型。」
言下之意是他演技不够全面。
大家应该看过这么一句话,「有人说星星很亮,一定是没见过梁朝伟的眼睛。」
这句话当然是一种带着欣赏意味的赞誉。
而对应的是梁朝伟独步影坛的能力,眼神戏。
放眼整个影坛,拥有这种“用眼睛说话”能力的男演员,其实只有两个。
另一个是郭富城。
这两个演员,可以将情绪操控如精密可控的水龙头一样,看得见铺垫、层次与起承转合。
这种表现超越了表演的范畴,应该归于天赋。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情感丰沛程度。
换句话说,梁朝伟与郭富城都一定是那种易感的人,他们很容易触景生情,也拥有强大的角色共情能力,顺应着剧情生发,角色的种种情绪在他们心中恣意翻覆、流淌而毫无隔阂,甚至根本不需要像一般演员那样需要时间酝酿情绪,更不需要抹辣椒水。
眼神戏的关键,在于复杂情绪的表达,它不会是一种模板式的应用。
比如梁朝伟,他在《辣手神探》中阿浪那个强颜欢笑又泪光崩裂的眼神,《色戒》里面易先生灰暗的眼眸与偶尔的亮光,《无间道》里面陈永仁那个混杂着悲伤、惶恐和绝望的眼神。
又比如郭富城,《赤脚小子》片尾的泪起、泪涌和泪坠,《最爱》里面笑着流泪的一场戏,让人感觉到疼痛,《无双》中那个混杂着自卑、自嘲和心死情绪的眼神。
当然眼神戏并非一种炫技,它必须要有对应的场景,而且并非百用百灵。
就像《喋血街头》里,梁朝伟一场哭戏,却不敌张学友“辉仔”角色的极致爆发。
但眼神戏对应的是演员的表演深度。
就此而论,梁朝伟和郭富城或可站在影坛的顶端,其他人都要弱上一线。
包括梁家辉。
若有存疑,尽可以拿各自作品对比,很简单,观察眼神戏表现即可。
结果一望而知。
但戏路问题确实是梁朝伟的弱项。
很多人喜欢拿《东成西就》来证明张学友和梁朝伟的喜剧天赋,但说句实话,这部电影纯属胡闹,跟什么演技、电影水准概念毫不沾边,无非就是比谁更能胡闹。
而他天生适应文艺深度类型电影,恰到好处的眼神与微表情控制能力简直独一无二,从《悲情城市》到《重庆森林》、《春光乍泄》,从《海上花》到《花样年华》、《2046》,梁朝伟在侯孝贤和王家卫的镜像世界里如鱼得水,悲情、孤独、哀伤、闷骚,各种内敛和复杂。
在商业作品中,他交出了《暗花》、《无间道》和《色戒》三部精品。
上述九部电影,有六部拿了影帝奖,其中四部出自王家卫、一部出自刘伟强,另一部出自李安。
但离开这些擅长领域的作品,再撇开三部精品商业电影,其他作品就显得乏善可陈。
譬如他的喜剧其实一向都是弱项。
与刘德华的大多数商业电影一样,都是只适合粉丝观看而缺乏深入的创作。
拿《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举例,梁朝伟在片中扮演一个纨绔子弟,但或因周星驰《赌圣》成功的珠玉在前,梁朝伟只剩了模仿这一条路可以走。言及表演,梁朝伟在这部电影中给人的感觉,可以归结为为「喜剧」而「喜剧」。
如果较真来说,同剧的曾志伟、梁家辉甚至吴君如或都比他要更为出色。
每个演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习惯。
比如早期郭富城的抿上唇,梁家辉表达放肆时的哈哈大笑,刘德华的招牌笑容、走路会惯性摆动身体,而梁朝伟则是扬眉掀唇,更多演员不赘述。
而这些惯性,其实会与角色塑造发生冲突,因为你的每个角色都带着这些符号。
观众看得了,会产生混淆感。
在文艺和深度作品中,因为剧情力量与表情、肢体语言收敛的关系,这些弊端会被掩盖。
但在商业电影来说,虽然表演要求相对降低,但很容易遭遇滑铁卢,而且久看不变也易生厌。
所以除开上述《暗花》、《无间道》和《色戒》三部,其他的商业片都显得“招式用老”,包括后期的《韩城攻略》、《伤城》以及大制作《大魔术师》和《听风者》,甚至也包括吴宇森的两部《赤壁》,其实就表演而言都乏善可陈。
这些作品真正表现出了极为可怕的「同质化」。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演员个人魅力的表达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这个问题当然并不仅仅在梁朝伟身上存在。
故而,所谓口碑两极分化问题。
在于其表演的深度鲜少有人能及,香港演员惯有的表演固化问题也尤其严重。
而固化问题随着演员年龄的增大,会愈加突出。
这也能解释为何他口碑滑铁卢的两部作品都在最近十年。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则谨慎接片,其次要尽心创作。
否则“滑铁卢”将日渐频繁。
但说他没演技。
也真的纯属无稽之谈。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