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产剧的崛起,国产剧的未来发展走向

时间:2022-11-04 19:38:31阅读:834
2020年,可谓网剧的“盛世”。《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作品,不论是热度还是口碑上都远远超过了台播剧。2021年,台播剧则再度复兴,上半年的《觉醒年代》《山海情》,暑期档的《理想之城》《扫黑风暴》,年末…

2020年,可谓网剧的“盛世”。《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作品,不论是热度还是口碑上都远远超过了台播剧。2021年,台播剧则再度复兴,上半年的《觉醒年代》《山海情》,暑期档的《理想之城》《扫黑风暴》,年末的《对手》《小敏家》,或在舆情,或在收视,或在口碑上收获了大众的认可。

网剧与台播剧的竞争毋须多言,谁压过谁一头也不用深入探究。正常审美的观众,绝不会成为某个平台的“无脑”拥趸,他们只为兼具美学价值与戏剧趣味的作品欢呼。电视剧的信念感需要观众维系,这些剧能激起这么多人交口称赞,至少证明它们找准了观众们的口味刚需。这也倒逼创作者发现创作规律。

作为影视行业外围的观察者,我们每年都会就行业最新的现象发声。

为什么是它们获得观众的认可?为什么是这类题材取得高收视和高热度?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变化?总有些问题需要答案,总有些疑惑需要解决。

这几年,影视行业始终处在一个“乱花迷眼”的环境中。单一的评价体系已经很难公允地衡量所有作品。故此,须得多视角合力。

这篇文章,主要从四个维度观察:其一,是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的“2021年收视率超0.5%的黄金时段电视剧盘点”;其二,是云合数据发布的“2021年连续剧有效播放·霸屏榜”;其三,是广电总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题材统计表”;其四,则是“豆瓣2021评分最高大陆剧集”。

这些榜单中的作品,有的斩获了年轻观众喜爱,有的达到了收视数据的顶峰,还有的实现了台与网的同热。加在一起,能够相对全面地概括行业创作的整体趋势。

收视率、播放量割裂“高话题”成了唯一解

这几年,互联网观众正在逐渐抛弃台播版权剧。

云合数据的榜单里,去年网播量排名前20,有8部是电视剧。8部里,只有《突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部制片公司主导的版权剧。其余六部的出品方中,都有着视频网站的身影。抛开《知否》这部四年前的剧,榜单上就只剩下了《突围》。

视频网站造就了这一现象。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表示,版权剧未来在平台占比会越来越少。哪怕具备普世价值的作品,也争取是定制、自制剧。

对传统的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为平台承制作品,意味着要更多和年轻人打交道。剧本以后不仅要通过审查,还要经过平台的评估。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严肃、深刻表达的一种限制。

有趣的是,大数据榜单上收视率高的剧,平台定制、自制剧并不算多。

同在央一黄、央八黄播出,收视率TOP10里,只有《叛逆者》《对手》两部剧勉强跻身。而收视率唯二破2的《跨过鸭绿江》《大决战》,则在云合的榜单上不见踪迹。这其中,固然有《跨过鸭绿江》线上观看只有央视频、央视影音两条途径的缘故,但央视频前台不足5000万的播放量,还是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两年我们常说,电视观众和评分观众的趣味分离愈演愈烈。电视机前观众爱看的剧,“Z世代”不一定青睐。网生代用户迷恋的剧,收视率反倒不一定高。

这一现象,在《觉醒年代》《山海情》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觉醒年代》首播时,收视率并不算高,连大数据榜单前20都没进,结果成了2021年第一“网红”剧,有效播放更是破了10亿。《山海情》多星播放分流了收视,单一频道数据都没破1,却跻身云合“集均30天有效播放”TOP20榜单。

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和大众惯常的认知背道而驰。像《山海情》这般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本应当更受传统电视观众的喜爱。怎么完全颠倒了呢?

不过,也不是没有剧集两头吃香。纵览大数据收视、云合有效播放两份榜单,能发现某些作品既能讨得卫视观众欢心,又能揽得平台用户的关注。比如《扫黑风暴》《巡回检察组》,比如《突围》《叛逆者》,比如《小舍得》《小敏家》。

《扫黑风暴》是涉案剧,《巡回检察组》是检察法治剧,《突围》是反腐剧,《叛逆者》是谍战剧。谍战剧只要尊重观众智商,反响一般错不了。前三部本质上聊得都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打坏蛋,抓贪官,以及如何当一个好领导。高概念是这类作品的先天优势。

《小舍得》和《小敏家》,同为都市生活剧。但网播热度不错,台播收视也挺好。两部作品皆出自柠萌影业“小”字系列,聚焦了民众的痛点与焦虑。

这些作品,大体来说有个共同点:高话题性。高话题性意味着争议,也意味着强戏剧性。有了热度,就容易上热搜,上了热搜年轻观众就能看到;戏剧性就代表着有冲突,婆婆妈妈就喜欢看。

当然,这类作品的豆瓣评分不一定高。可以理解。传统的电视观众不会打分,而强戏剧性往往会被冠以“狗血”的名号。但打低分的人,就一定弃剧吗?不见得。

“口碑”与数据不成正比又“骂”又看成主流

这几年,豆瓣评分的作用日益趋弱。最早表现在电影,高票房与高豆瓣评分不再挂钩,不论开分是高是低,观众总愿意亲自去看一看。赶上春节档、情人节这种特殊档期,效果更是显著。这一现象,也反映在去年的电视剧上。

2021年豆瓣评分TOP10的大陆剧集,网剧与台播剧各占一半。5部网剧,皆是“小而美”的代表。没有一部出现在云合连续剧有效播放榜单。有效播放榜单排名前几的网剧,豆瓣评分并不乐观,有的作品甚至都没及格。

电视剧中,3部评分破9的电视剧,都未能挤进大数据年度收视率前20。

上不了收视榜,跟主旋律调性关系不大,跟叙事不够类型化、思想内涵曲高和寡有关系。

总的来说,豆瓣用户打出的“高分剧集”,不仅与收视率脱钩明显,更与网播热度千差万别。客观地说,豆瓣的高分剧集,也依旧能张扬当年的好剧风向。

但不可否认,随着豆瓣用户圈地自萌、豆瓣评分通货膨胀的现象愈发明显,豆瓣评分的权威性再度被瓦解。这或许能给创作者带来思考:当创作一部剧时,可否创作价值而不是评判价值先行?

事实上,纵然一部剧的豆瓣评分不高、打分人数不多,也不会过于影响观众对它的青睐程度。依旧以大数据榜单举例:央八黄播出的《代号·山豹》,是一部常规抗战剧。众所周知,近年来央八强化年轻态、精品化的定位,注重创新。

所谓常规,就是尚未摆脱陈旧和土气的感觉,还是“老路子”。《代号·山豹》豆瓣打分不足百人,连分都没开成。然而,就这样一部剧,却在大数据收视率榜单中位列第四,是央八黄去年排名第二的剧。排名第一的《妈妈在等你》,则是一部常规的年代亲情戏,满满的古早味。这部剧的豆瓣评分更只有4.8分。

网播数据也展现了这一情况。《扫黑风暴》是中盘松懈,《突围》是半部好戏,网上的争议都不少。但这并不影响观众的追剧热情,虽不知是一路笑脸还是边看边“骂”,单从云合的有效播放来看,豆瓣低分的“吓阻”功能有限。

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原因很简单:不只卫视的观众和视频网站的用户分层,平台自己的观众都分层了。去年5月,腾讯视频会员数达到1.25亿。而豆瓣打分人数最多的剧集《陈情令》,也不过才163万。

更多的观众,只是单纯的观赏者。他们通常不发表意见,是沉默的大多数。有时候被惹恼了,顶多私下里吐槽几句。上社交网站的都不多。

我们的影视创作者,不应当只为那百分之一拍片。

昨晚收官的《人世间》,大数据收视率破了3,是央视一套近5年收视新高;爱奇艺热度值也破了10000,是《延禧攻略》《赘婿》之后的第三名,更是唯一的年代剧。可豆瓣打分的人,都不到7万。他们的意见,其实没那么重要。

提质减量更加明显性别界限更加模糊

对观众来说,影视剧是一种情感代偿。它提供一面镜子,见剧中人,也见自己。记录和见证着社会现实,为大众提供更为直观的想象方式。

看透这四个维度,能看到观众想象中的“镜中人”——他们的审美诉求。

第一,性别意识强烈的影视剧不再受宠了。前几年,剧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女性话题剧。几乎每一部都市剧,都要贯彻“女性互助”的口号。观众也很买账,每每收视与热搜齐飞。但盛极则衰,这两年这类作品不太灵了。

视频网站仍然是“得女性者得天下”,但女性更爱看的还是甜甜的恋爱。比如《爱上特种兵》《你是我的城池营垒》。有的剧“糖分”太高,男性用户也不抵触,比如《司藤》《你是我的荣耀》。至于卫视观众,从来不关注男女之隙。

第二,把男性向拍成全民向,才是迈向“剧王”的关键一步。

《跨过鸭绿江》和《大决战》都是战争剧,按理说这是男性观众的舒适区。但这并不妨碍女性观众欣赏它。因为其不仅讲硝烟弥漫的战场,更讲波诡云谲的形势、轰轰烈烈的时代和尔虞我诈的人心。

《赘婿》原著是男频小说,编剧将之改成了欢脱喜剧。很受欢迎,有效播放量断层第一。2019年底播出的《庆余年》,同样由男频小说改编而来,却一点也不妨碍它适配全性别。

最后,还有些数据需要明晰。

广电总局公示,2021年全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194部6722集。而去年拿到发行许可证的,是202部7450集。

可以看出,提质减量依旧有条不紊进行。一来,虽然减少的不多,但部数还是下降了。二来,平均集数越来越短了,从36集变成了34集。当前这个时代,用户的时间越来越值钱。“把剧拍短”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194部作品,现实题材剧目144部,历史题材剧目39部,重大题材11部。

三类作品中,重大题材值得一提。去年有11部重大题材拿到发行许可证,重大历史有2部,《金瓶掣签》《忽必烈》。前者以17到18世纪的西藏地方历史为依托,生动讲述了中央政府在151年的历史长河中,如何探索出一条经营西藏、管辖西藏的统治策略,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教合一制度。

后者围绕元世祖忽必烈的一生展开。重点讲述他在祖父成吉思汗的影响下,从怀有远大抱负的少年成长成文韬武略的大汗,一统华夷的历程。

重大革命题材有9部,分别是《觉醒年代》《大浪淘沙》《中流击水》《光荣与梦想》《香山叶正红》《大决战》《百炼成钢》《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和《春晖》。9部作品中,只剩《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春晖》两部尚未与观众见面。

2021年过去了。就创作而言,这是好胜过坏的一年。整体环境虽趋冷,可好剧在一茬茬出现,提振了观众对国产剧的信心。步入2022年,观众想要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创作者且努力。

【文/马二】

如何看待国产剧的崛起,国产剧的未来发展走向

大家怎么看待国内影视剧的发展现状?

对于中国的影视作品来说,我们除了消耗历史留下来的剧本外,没有更好的题材发掘出来,不单单是题材匮乏,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工业革命没有雏形。中国的第四代导演每个人身上的特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办法复制,他们经历的那个年代带来的对电影的思考,无法满足商业民众的期待,中国文艺片的悲剧就是过高的估计了中国观众的信仰,所以文艺片基本消失了。

张艺谋的长城尝试中美合作体现的不伦不类,只是镌刻了老谋子自身对光影的认知的某个片段,没有办法和科技工业带来的商业大片更好的融合讲明白一个道理和故事,所以总体是失败的,但很感谢老谋子自败名誉的尝试,很大胆,也很努力。我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乌尔善,宁浩这些五代导演的身上,商业满足工业时代成本诉求,故事情怀满足观众情怀,自然有观众来买单,毕竟乌尔善对美学和色彩的把握已经到了可以拍大片的阶段,而宁浩擅长找到我们身边细小的喜剧元素,多变的人性诉求。如果电影想学习美式的爆米花元素,迟早会吃亏的,因为观众看得不仅仅是特效,更重要的是我们身边的感触。一批老艺术家的隐退也造成了作品深度的塑造,我们只能看到韩国文化给我们留下的一大批所谓小鲜肉,没有男子气概,没有扎实专业知识,只是凭借号召力去吸引影迷,所以中国电影电视剧如果要突围,某种意义上是编剧,电影人,电影工业,艺术家,和观众品味的对接,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现在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商品,它首先得迎合市场,迎合当下的受众需求,所以自然会体现当下的部分社会文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人才将会更容易脱颖而出,未来影视作品也定会百花齐放,尺度会越来越大,才华的施展空间和舞台都会加大,也会杀出更多“黑马”。

如何看待国产剧的崛起,国产剧的未来发展走向

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电视剧?

首先我们要值得肯定的就是现如今我们中国的科技真的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对于科技这个提高同样也体现在了中国的电视剧上面。因为现如今中国的电视剧很多运用了特效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剪辑手法,因此给大家呈现出来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电视剧来说,好像并没有以前的电视剧质量高了。

我们知道现在的影像科技也比较发达,出片儿效率也高,所以有很多电视剧仅靠几个月的时间就拍出来了。不过对于这些电视剧来说,他们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看点,或者是在其中的环节上都很容易出现做,我只不过是靠着一些比较热门的流量小生或者是美女当主角,因此才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我作为一个90后,虽然也赶上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但是作为90后的我,如今也是奔三的年龄了,对于以前的影视作品和现在的相比,的确也感觉差距比较大。现在我个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么就是对于现在的电视剧总是看不了几分钟就想着换下一个,基本上把所有比较热播的影视作品都看了一遍,但是依然留不住自己。



但对于以前可并非如此。以前拍出了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即便是拿来放在现在,大家依然可以目不转睛的观看。比如《武林外传》,《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等这些。当然对于我所说的这些作品只限于原著,虽然有很多的作品如今已经翻拍了不止一个版本,但是在我看来对于现如今的翻拍不仅仅是毁原著,同时也是毁了最早的剧集。总之一句话就是越翻拍效果越不如。

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在以前导演选角色的时候,他们都会挑选最符合角色形象的,即便是一个女孩子长得再漂亮,如果不符合角色的形象,那么导演也不会选择。然后我们再看看现如今一些电视剧里面的演员,就别人说有哪些演员根本不符合角色的形象了,即便是演员本人和剧本描写的人物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可以说现在大部分的导演和演员他们完全不会顾及观众的情绪,只觉得只要能够把电视剧拍出来,或者只是单纯的完成工作就可以啦,他们可完全不会考虑观众的感受是什么,更不会考虑自己所受到的影响是什么,哪怕是一片谩骂声,他们也会认为已经赚足了眼球,这样也就值得了。其实在我看来,现如今的中国电视剧和以前的电视剧从根本上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对于电视这个行业的认知,同时也是人的心灵。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