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的儿子被杀没「误杀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误杀》的英文片名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就是没有牧羊人的羊。影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男主李维杰的女儿误杀了女局长的儿子,看过1000部电影的超级影迷李维杰,和办过1000个案件的女局长拉韫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警察的任务是击破一份看似无懈可击的口供,奋力找出真相。
李维杰跟朋友炫耀自己的观影量时,说:“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女局长拉韫靠着经验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击溃时,得意地说:“当你破过1000个以上的案件,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案件。”
于是电影一开始,两人还未谋面,隔空暗战就已拉开。李维杰制造案件,女局长随之拆解。
一个编织,一个破解,仿佛天平两端的砝码,游走在平衡之间。势均力敌的较量,蛛丝马迹的细微差别间过招,缜密地推向令人血脉喷张的情节高潮。
男主李维杰只有小学文化,但私下里是个骨灰级影迷,每年能看800多部电影。(这种观影量,谁看了不捂脸羞愧。)这部影片有大量关于电影的彩蛋,除了致敬,还跟情节有所关联,不仅仅让你“认出来”,还希望你接着“往下猜”。
李维杰和妻子阿玉是华人,十多年前因战乱逃亡至此,生子安家,融入了当地社会。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在这个充斥着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权力的交织碾压着公平和正义。
李维杰的大女儿被女局长的儿子强暴,忍无可忍的妈妈一忍再忍,终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她选择了忍辱负重。但有的孩子就是禽兽,忍耐并没有带来放过。一场误杀,启动了一次为家人瞒天过海的完美犯罪,被卷入的两个家庭在权力、人性、道德、亲情的交织下搏斗。
李维杰曾亲眼目睹过警察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保护妻女,只能剑走偏锋,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利用时间交错的缝隙,抛下锚点,设下伪人证,做出假口供。在层层交织的谎言里,与警方展开殊死一搏的较量。
电影模糊了正邪的分界线,信息量高得吓人。对世界的洞察,埋藏在复杂线索的角落里,一边随着电影抽丝剥茧,一边恐惧于人性的黑暗。
当正义迟到时,故事就像被扭曲、剪辑的胶片路面,男人拿着剪刀,作势剪断。剪掉什么?可能是真相。正好对应了李维杰卑微小人物的愿望,我没有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面前。
保全亲人,只能靠父亲编织谎言去完成。救赎,让他充满智慧;流血,让他只能以暴制暴。
监制陈思诚惯常的打破,在这部电影里也有出现。打破了一批演员的固有形象,挖掘出他们的暗黑气质,逼着他们演得接近人性幽微处。
演员们足够强,足以撑起这场张力炸裂的悬疑大戏。表演,承担着明确身份之间,人性游离的灰色地带。主创们掌握着电影背后的“尺度”,但从不裁决与结论。每个人在黑暗、痛苦中靠着一点希望,去挣扎、去突围、去寻找真相,真正做到了用悬疑拆解人性。
陈冲是那种既能坦言做女孩、做女人不易,又能轻描淡写、力拔万钧地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大女人。岁月和历练在她身上糅合得很好,这一次,她演一个复杂的母亲,完成得十分出色。
贵气、体面、优雅统统都不要了。她要一命换一命,要凶手伏法,哪怕是失手,一出场,也要冷硬到底。权力和地位淡化了她的性别身份,某种时候,她更像具象意义上的男人。
盘起的头发,梳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让面部的轮廓尽显刚毅。一身军装,说话短而有力,但眼角和嘴角,都是向下弯曲的弧度,流露的是即将崩溃的情绪,承受不住的噩耗,作为母亲本能的悲伤。
女局长并不是一黑到底的纯反派,她的内心弧线极为丰富,角色的立体度很高,前半段越是心狠手辣,越是一派职业官僚作风,后面就越脆弱,越心碎。让人想起了《悲惨世界》里的监狱长沙威,沙威和冉阿让的对立,女局长和李维杰的对立,正义与爱之间的拉扯,透出了人性的复杂。
看过的上千部电影的男主,在误杀之后,充当了编剧一角,把事件真相重新剪裁,只为骗过警察的眼睛。两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切碎,重新剪辑,拼贴装配,营造出一个“完美犯罪”。
女局长低估了李维杰的智商,尽管下令翻出他近一年的观影记录,重点考察犯罪片,也没侦破李维杰天衣无缝的谋划。所有的证言全都对得上,只能以李维杰的小女儿作为突破口。
儿童黑白简笔画,寥寥几笔临摹出一桩残忍凶案。是谁画下的简笔画,又是谁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
肖央的表现是个惊喜。一个眼神:眼皮半耷,松弛;眼珠凝视,警惕。像羊一般的被逼无奈,又像牧羊人一般的狡黠谨慎。而他自带的喜剧色彩中又多了温暖,踏实又充满安全感的笑容,将李维杰善良又有些自卑的小人物底色渲染到极致。
除了肖央,陈冲与谭卓的对手戏也十分带劲,两人摊牌时极具爆发力的表演,让人直呼过瘾。不同的立场,相同的身份,为了各自的孩子,她们像两头母狮子护崽般地拼命撕咬。
“拳台上没有平局,一方必须要打赢另外一方”火药味十足的两方对垒,《误杀》给了李维杰“信佛”的特点,他在电影里向僧人布施了两次,第二次被拒绝,已暗示他在那时是罪恶之身。
全片也偶有细节展现他犯案后的良心不安,但真正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佛统塔上与拉韫的见面。
拉韫哭着祈求他,只希望听到一个答案,知道儿子是死是活。李维杰因他们的痛苦而感到同情和可悲,苦果是谁酿造?拉韫的骄纵溺爱,都彭的漠不关心,他们习惯了利用自己的权力行使方便,同时也养成了素察的肆无忌惮,父母的失败教育让素察遭到命运的惩罚。
误杀片段和泰拳来了一场平行蒙太奇,后来雨中揭秘的高速镜头用的很大胆,罪与罚交织成雨水,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这部电影有很多特效镜头,大量面部特写镜头,演员表情变化丰富细腻。
这是两个家庭的战争与救赎,“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当平日里温婉贤良的家庭主妇咬牙切齿地喊出这句话时,一切成人世界权力、欲望对孩子的戕害展露无遗。
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里写过:谎言所折射的是人心。《误杀》最重要的表达不是如何完美犯罪,而是谎言背后的复杂人性。
羊在电影中出现了四五次,“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一方面羊代指老百姓、小人物;另一方面,羊在基督教中的意义为替罪、救赎以及牺牲。羊,承受罪行,流血牺牲。
鸽子飞不过塔顶,替罪的永远是羊,我们误杀他人,也曾被他人误杀,尘世永远有正义抵达不了的地方,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却也无比哀伤,无论孩子是孩子还是禽兽,都有一位父亲、母亲对他或她爱到发狂。
改编之后的《误杀》故事场景是架空的,放到了东南亚某国,完美的避免了电影审查尺度的把控。把“听经”改成“泰拳”是编剧的新意,也正是靠着这些小细节,《误杀》既保留了原作精髓,又在此基础上加以重新创作,本土化非常成功。
背景墙上的詹姆斯·迪恩海报、“替罪羊”、姜皓文的“职业笑容”广告牌,细节有深意,心思全备有诚意。这是一次对影迷完美的致敬,就如海报那一句“别惹影迷”。
它是华语影史上难得一见的翻拍改编佳品,各方面水准都颇高。也是悬疑片里最会说故事的,是会说故事的影片里悬疑效果最佳的。更难的一见的是,它是华语电影少有的“迷影文化”参与叙事的作品——别再小看“看电影”这件事了!
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大量推理的线索和细节都被保留,破案解谜的快感逐步递进。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命案的发生标志着“齿轮”的启动,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可以称得上今年最好的犯罪悬疑电影。
人物挖掘得极尽透彻,优秀的声画语言处理,它是一场演员飙戏的擂台赛,肖央、谭卓、陈冲以及影片中的小女儿,贡献了极其精湛的演技,是值得一观的好电影。娱乐性、可看度、改编力度、各方面的元素平衡都做的不错,也是当下内地最缺少的类型电影。
除此之外,关于结局自首还是不自首,是影片争议最多的一处。自首还是不自首,这是一次无法判定对错的抉择。而最终,《误杀》有了一个最温情、合理的交代,结局的残酷,彰显了勇敢。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罪与罚》曾言:在你们身上多数是人性,还有许多非人性,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在迷雾中梦游,找寻着自己的清醒。即使是神圣正直之人,也不可能超越你们每个人心中的至善,同样,即使是邪恶软弱之人,也不可能低于你们心中的至恶。
李维杰的谎言,是底层小人物视死如归的自我保护,后来的自首是为正义搬开绊脚石的伟大之举。法治是我们这个社会唯一的安全出口,民间的正义情感当与法理相融,简单的喊着正义或者邪恶的口号很容易,但这样悲怆的犯罪,自首是弱者柔软的恳求。
恳求正义的有力量的一方拿出慈悲心和同理心,给出一个既能承载法律的威严又能浸透人性光辉的答案。
《误杀》可以算是年底冲出的一匹黑马,监制陈思诚在拍摄期间就对它有着严格的要求,一部改编的电影有着超越前作的口碑。这一次,陈思诚不仅仅是作为创作者而存在,更是用最快的流程敲定主创团队,用最好的美术、摄影、演员班底为整部电影保驾护航。
坦白讲,柯汶利导演,是在《误杀》之前未曾听过的名字。电影里有很多经典犯罪片,穿插的影迷梗更是遍布整部电影,很多镜头语言代替了文本叙事,比如堪称经典的雨中挖坟戏,对电影“蒙太奇”的模仿与分析,让观众真正见识了“蒙太奇”手法和“剪辑”的区别。
可以从每一处技巧和用心中看出导演对电影的热爱,也真因为热爱,才会拍出如此深入人心又充满救赎意味的电影,希望日后能看到更多部有才华的电影新人拍出的电影。
《误杀》: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你看懂了吗?
《误杀》的英文片名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过来就是没有牧羊人的羊。影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男主李维杰的女儿误杀了女局长的儿子,看过1000部电影的超级影迷李维杰,和办过1000个案件的女局长拉韫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警察的任务是击破一份看似无懈可击的口供,奋力找出真相。
李维杰跟朋友炫耀自己的观影量时,说:“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女局长拉韫靠着经验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击溃时,得意地说:“当你破过1000个以上的案件,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案件。”
于是电影一开始,两人还未谋面,隔空暗战就已拉开。李维杰制造案件,女局长随之拆解。
一个编织,一个破解,仿佛天平两端的砝码,游走在平衡之间。势均力敌的较量,蛛丝马迹的细微差别间过招,缜密地推向令人血脉喷张的情节高潮。
男主李维杰只有小学文化,但私下里是个骨灰级影迷,每年能看800多部电影。(这种观影量,谁看了不捂脸羞愧。)这部影片有大量关于电影的彩蛋,除了致敬,还跟情节有所关联,不仅仅让你“认出来”,还希望你接着“往下猜”。
李维杰和妻子阿玉是华人,十多年前因战乱逃亡至此,生子安家,融入了当地社会。直到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在这个充斥着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权力的交织碾压着公平和正义。
李维杰的大女儿被女局长的儿子强暴,忍无可忍的妈妈一忍再忍,终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她选择了忍辱负重。但有的孩子就是禽兽,忍耐并没有带来放过。一场误杀,启动了一次为家人瞒天过海的完美犯罪,被卷入的两个家庭在权力、人性、道德、亲情的交织下搏斗。
李维杰曾亲眼目睹过警察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保护妻女,只能剑走偏锋,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利用时间交错的缝隙,抛下锚点,设下伪人证,做出假口供。在层层交织的谎言里,与警方展开殊死一搏的较量。
电影模糊了正邪的分界线,信息量高得吓人。对世界的洞察,埋藏在复杂线索的角落里,一边随着电影抽丝剥茧,一边恐惧于人性的黑暗。
当正义迟到时,故事就像被扭曲、剪辑的胶片路面,男人拿着剪刀,作势剪断。剪掉什么?可能是真相。正好对应了李维杰卑微小人物的愿望,我没有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面前。
保全亲人,只能靠父亲编织谎言去完成。救赎,让他充满智慧;流血,让他只能以暴制暴。
监制陈思诚惯常的打破,在这部电影里也有出现。打破了一批演员的固有形象,挖掘出他们的暗黑气质,逼着他们演得接近人性幽微处。
演员们足够强,足以撑起这场张力炸裂的悬疑大戏。表演,承担着明确身份之间,人性游离的灰色地带。主创们掌握着电影背后的“尺度”,但从不裁决与结论。每个人在黑暗、痛苦中靠着一点希望,去挣扎、去突围、去寻找真相,真正做到了用悬疑拆解人性。
陈冲是那种既能坦言做女孩、做女人不易,又能轻描淡写、力拔万钧地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大女人。岁月和历练在她身上糅合得很好,这一次,她演一个复杂的母亲,完成得十分出色。
贵气、体面、优雅统统都不要了。她要一命换一命,要凶手伏法,哪怕是失手,一出场,也要冷硬到底。权力和地位淡化了她的性别身份,某种时候,她更像具象意义上的男人。
盘起的头发,梳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让面部的轮廓尽显刚毅。一身军装,说话短而有力,但眼角和嘴角,都是向下弯曲的弧度,流露的是即将崩溃的情绪,承受不住的噩耗,作为母亲本能的悲伤。
女局长并不是一黑到底的纯反派,她的内心弧线极为丰富,角色的立体度很高,前半段越是心狠手辣,越是一派职业官僚作风,后面就越脆弱,越心碎。让人想起了《悲惨世界》里的监狱长沙威,沙威和冉阿让的对立,女局长和李维杰的对立,正义与爱之间的拉扯,透出了人性的复杂。
看过的上千部电影的男主,在误杀之后,充当了编剧一角,把事件真相重新剪裁,只为骗过警察的眼睛。两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切碎,重新剪辑,拼贴装配,营造出一个“完美犯罪”。
女局长低估了李维杰的智商,尽管下令翻出他近一年的观影记录,重点考察犯罪片,也没侦破李维杰天衣无缝的谋划。所有的证言全都对得上,只能以李维杰的小女儿作为突破口。
儿童黑白简笔画,寥寥几笔临摹出一桩残忍凶案。是谁画下的简笔画,又是谁的眼睛看到了这一切。
肖央的表现是个惊喜。一个眼神:眼皮半耷,松弛;眼珠凝视,警惕。
像羊一般的被逼无奈,又像牧羊人一般的狡黠谨慎。而他自带的喜剧色彩中又多了温暖,踏实又充满安全感的笑容,将李维杰善良又有些自卑的小人物底色渲染到极致。
除了肖央,陈冲与谭卓的对手戏也十分带劲,两人摊牌时极具爆发力的表演,让人直呼过瘾。不同的立场,相同的身份,为了各自的孩子,她们像两头母狮子护崽般地拼命撕咬。
“拳台上没有平局,一方必须要打赢另外一方”火药味十足的两方对垒,《误杀》给了李维杰“信佛”的特点,他在电影里向僧人布施了两次,第二次被拒绝,已暗示他在那时是罪恶之身。
全片也偶有细节展现他犯案后的良心不安,但真正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佛统塔上与拉韫的见面。
拉韫哭着祈求他,只希望听到一个答案,知道儿子是死是活。李维杰因他们的痛苦而感到同情和可悲,苦果是谁酿造?拉韫的骄纵溺爱,都彭的漠不关心,他们习惯了利用自己的权力行使方便,同时也养成了素察的肆无忌惮,父母的失败教育让素察遭到命运的惩罚。
误杀片段和泰拳来了一场平行蒙太奇,后来雨中揭秘的高速镜头用的很大胆,罪与罚交织成雨水,打在每个人的脸上。这部电影有很多特效镜头,大量面部特写镜头,演员表情变化丰富细腻。
这是两个家庭的战争与救赎,“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当平日里温婉贤良的家庭主妇咬牙切齿地喊出这句话时,一切成人世界权力、欲望对孩子的戕害展露无遗。
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里写过:谎言所折射的是人心。《误杀》最重要的表达不是如何完美犯罪,而是谎言背后的复杂人性。
羊在电影中出现了四五次,“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一方面羊代指老百姓、小人物;另一方面,羊在基督教中的意义为替罪、救赎以及牺牲。羊,承受罪行,流血牺牲。
鸽子飞不过塔顶,替罪的永远是羊,我们误杀他人,也曾被他人误杀,尘世永远有正义抵达不了的地方,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却也无比哀伤,无论孩子是孩子还是禽兽,都有一位父亲、母亲对他或她爱到发狂。
改编之后的《误杀》故事场景是架空的,放到了东南亚某国,完美的避免了电影审查尺度的把控。把“听经”改成“泰拳”是编剧的新意,也正是靠着这些小细节,《误杀》既保留了原作精髓,又在此基础上加以重新创作,本土化非常成功。
背景墙上的詹姆斯·迪恩海报、“替罪羊”、姜皓文的“职业笑容”广告牌,细节有深意,心思全备有诚意。这是一次对影迷完美的致敬,就如海报那一句“别惹影迷”。
它是华语影史上难得一见的翻拍改编佳品,各方面水准都颇高。也是悬疑片里最会说故事的,是会说故事的影片里悬疑效果最佳的。更难的一见的是,它是华语电影少有的“迷影文化”参与叙事的作品——别再小看“看电影”这件事了!
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大量推理的线索和细节都被保留,破案解谜的快感逐步递进。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命案的发生标志着“齿轮”的启动,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可以称得上今年最好的犯罪悬疑电影。
人物挖掘得极尽透彻,优秀的声画语言处理,它是一场演员飙戏的擂台赛,肖央、谭卓、陈冲以及影片中的小女儿,贡献了极其精湛的演技,是值得一观的好电影。娱乐性、可看度、改编力度、各方面的元素平衡都做的不错,也是当下内地最缺少的类型电影。
除此之外,关于结局自首还是不自首,是影片争议最多的一处。自首还是不自首,这是一次无法判定对错的抉择。而最终,《误杀》有了一个最温情、合理的交代,结局的残酷,彰显了勇敢。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罪与罚》曾言:在你们身上多数是人性,还有许多非人性,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在迷雾中梦游,找寻着自己的清醒。即使是神圣正直之人,也不可能超越你们每个人心中的至善,同样,即使是邪恶软弱之人,也不可能低于你们心中的至恶。
李维杰的谎言,是底层小人物视死如归的自我保护,后来的自首是为正义搬开绊脚石的伟大之举。法治是我们这个社会唯一的安全出口,民间的正义情感当与法理相融,简单的喊着正义或者邪恶的口号很容易,但这样悲怆的犯罪,自首是弱者柔软的恳求。
恳求正义的有力量的一方拿出慈悲心和同理心,给出一个既能承载法律的威严又能浸透人性光辉的答案。
《误杀》可以算是年底冲出的一匹黑马,监制陈思诚在拍摄期间就对它有着严格的要求,一部改编的电影有着超越前作的口碑。这一次,陈思诚不仅仅是作为创作者而存在,更是用最快的流程敲定主创团队,用最好的美术、摄影、演员班底为整部电影保驾护航。
坦白讲,柯汶利导演,是在《误杀》之前未曾听过的名字。电影里有很多经典犯罪片,穿插的影迷梗更是遍布整部电影,很多镜头语言代替了文本叙事,比如堪称经典的雨中挖坟戏,对电影“蒙太奇”的模仿与分析,让观众真正见识了“蒙太奇”手法和“剪辑”的区别。
可以从每一处技巧和用心中看出导演对电影的热爱,也真因为热爱,才会拍出如此深入人心又充满救赎意味的电影,希望日后能看到更多部有才华的电影新人拍出的电影。
《误杀》:孩子怎么会变成禽兽?放纵孩子的小恶,就是在培养坏人
电影《误杀》里,肖央饰演的李维杰,和谭卓饰演的阿玉,是一对普通夫妻,和两个女儿平平和安安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名字寄托了他们对生活全部的期望。但事与愿违,本该平平安安的生活被平平参加的一次夏令营彻底打破了。
平平被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拉韫的儿子素察侵犯,素察又去平平家挑衅想再次侵犯平平。阿玉和平平把素察打晕,埋在家旁边的坟地里。
李维杰为了保护家人,模仿电影里的犯罪手法,给家人制造不在场证据,逃过了拉韫的报复式审讯。整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阿玉和拉韫这两个母亲的对峙。
阿玉是平平的母亲,拉韫是素察的母亲,平平被素察侵犯,阿玉和平平为了自保误伤素察,李维杰为了保护全家又让素察死透。阿玉既是受害者的母亲,又是伤害别人孩子的人。
拉韫是不可一世的警察局长,丈夫是政治家,财大气粗,有钱还有地位。面对阿玉,她是手可通天强大的警察局长,同时她也是一个丢了孩子的母亲。
母亲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面对拉韫的咄咄逼人,阿玉颤抖着说出的那句话,让人久久不能平静。阿玉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素察的父母是精英,他们给素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有超出常人的“自由”。毕竟妈妈拉韫是警察局长,爸爸都彭是市长候选人,素察在他生活的城市里可以呼风唤雨了。
素察的生日礼物,是李维杰这样的普通人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豪华跑车,他不必像李维杰们谨言慎行,处处赔小心,素察本人就是嚣张跋扈的代表。他把别人眼睛打瞎,妈妈也会替他善后,连句指责都没有,还细心给他包扎手上的伤口。
素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符合人们对富二代的定义,被惯得无法无天。他变成阿玉嘴里的禽兽,多半归功于他的父母。妈妈没有原则的溺爱,爸爸忙于政务鲜有管教,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指责妈妈把他惯坏,他给自己惹了麻烦。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如果小时候的素察第一次闯祸,拉韫没有滥用权威帮他摆平,都彭没有忙到顾不上孩子,他和拉韫告诉素察,伤害别人是不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应该承受相应的后果。素察也不会在嚣张跋扈的路上越走越远,错得越来越离谱,年纪轻轻死于非命。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父母对孩子的放纵,没底线的溺爱,会让孩子是非观模糊,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做事只会图自己开心,不会想这样做对不对。就像素察一样,随心所欲地做坏事,反正有妈妈收拾烂摊子。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李晓明在电影院用自制的手枪疯狂扫射,造成9死21伤的惨剧,其中贾静雯饰演的新闻台编辑主管宋乔安的儿子刘天彦也在其中。
李晓明的“无差别杀人”让义愤填膺,给受害者家庭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也让李晓明的家家人从此不敢活在阳光下。李晓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王赦忍受着民众的不理解,只想找到答案。
王赦积极联系李晓明的父母和妹妹,多次前往监狱见李晓明,想说服李晓明接受精神鉴定,他做的这一切只是想找到答案。但最终并没有真相大白,李晓明被提前执行死刑,没有人知道什么李晓明会变成这样?
面对民众的指责,李晓明妈妈说得那句话让人动容,“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培养一个杀人犯。”
2016年,台湾发生一起“小灯泡”事件。4岁的女童小灯泡,在骑脚踏车时被一名男子砍杀,身首异处。警方调查后发现,行凶男子有“思觉失调症”,也就是“精神分裂”。
小灯泡的妈妈亲眼目睹这一惨剧,虽然她几近崩溃,但她没有响应民众的呼吁,要求马上杀死行凶者。她说,与其满足民意去杀死一个人,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小灯泡的离开已经成为事实,她更希望这起不幸的事件能引发整个社会的思考,给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患“思觉失调症”的陈昌残忍杀害幼稚园的孩子,在刑辩律师王赦的辩护下,一心求死的陈昌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王赫也因为替罪大恶极的人辩护遭受网络暴力。
另一个“思觉失调症”患者林思聪,本来是个阳光向上的青年,却因为“思觉失调症”,险些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当他绝望地问,“为什么是我得这个病”时让人心理难受。险些被他袭击的精神科医生,宋乔安的妹妹宋乔平说,“可能是因为你比较勇敢”。
林思聪的“思觉失调症”,因为发现及时,得到了了专业治疗,没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像陈昌,还有现实中小灯泡案的行凶者,他们没有及时医治,让自己从病人变成了禽兽,用伤害别人来解脱自己。
我们都学过一个典故: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讳疾忌医,生病初期没有及时医治,结果病入膏肓连神医也无计可施。蔡桓公因为这个典故成了负面教材,但事实上,蔡桓公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
小问题出现时觉得无关紧要,没必要耗费精力,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发现没有解决的能力了。教育孩子同样如此。孩子小的时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天真可爱的,即使孩子有些小问题,也无伤大雅,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就像我们经常看到车厢里来回奔跑的孩子,饭店里大声嚷嚷高声喊叫的孩子,对着小狗小猫狠狠踢打的孩子。如果有人指责孩子的行为,马上就会有充满爱心的声音告诉你,他们只是孩子,吵闹爱玩是他们的本性,你怎么能跟孩子计较呢?
孩子可以享有孩子的特权,比如过儿童节,买半价票,吃美味零食,但孩子能自动切换成知书达理的大人模式吗?显然不能,小时候飞扬跋扈,长大了很难彬彬有礼。
面对无理取闹倚老卖老的老人,人们会说, “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坏人是怎么来的?坏人不是基因突变,不是飞来横祸,坏孩子长大了,就变成了坏人。
什么样的孩子是坏孩子?坏事做多就成坏孩子了。判断孩子做的事情是好是坏,可以把眼前的2岁孩子当成是20岁,30岁的成年人,看他的行为你能不能接受。
比如,孩子对着小狗小猫踢打,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游戏,在大人眼里,也是弱小的孩子在跟弱小的猫猫狗狗玩,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换个场景,一个20岁的成年人对着猫猫狗狗踢打,你还能觉得是正常的吗?
孩子的是非观不是突然形成的,小时候踢猫踢狗没人制止,孩子就会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他做的没问题。长大后他也不会突然醒悟,孩子的是非观,都是通过一件一件小事形成的。
就像《误杀》里的素察,他不是一出生就带着“禽兽”的标签,他也不是从小就闯大祸。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试错的过程。孩子都会犯错,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样错了,他就会换个方向。可怕的不是犯错,而是犯了错没人告诉他,他不知道自己错了,就只能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远到超出控制,远到无法回头。
孩子小,犯错也不会有严重的结果。有时候给孩子指正,帮孩子纠错反而会耗费更多时间,远不如漠视孩子的错来得简单。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踢球,把别人家的玻璃踢碎了。让孩子面对犯错的后果,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给人家赔礼道歉,想办法赔偿,帮人把玻璃装好,这样会耗费时间和金钱。
换个方法,忽视孩子犯的错,直接拉着孩子跑得远远的,没人知道是谁干的坏事,一走了之更潇洒。只是,这样一走,孩子也就学会了,犯了错闯了祸,遇到麻烦事,要赶紧跑,跑得越快越好。
《误杀》的最后,李维杰瞒天过海,悄无声息转移了素察的尸体,让全家人度过了劫难。这一切都被小女儿安安看在眼里。安安给了李维杰一份100分的试卷,李维杰履行承诺,给安安买口琴。但那张试卷的100分,是用70分涂改的,安安也学会了瞒天过海。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是主设计师。父母书写善良,孩子就会变得善良,父母放任孩子野蛮生长,孩子就会找不到方向。
没有人想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变成坏人,那就别偷懒别怕惹麻烦,别像蔡桓公一样讳疾忌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孩子的坏扼杀在萌芽里,告诉他是非对错,让他及时修正自己的路。别等到若干年后,面对无法管教的孩子望天长叹,为什么是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