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满江红同样是喜剧角色岳云鹏与沈腾的差距在哪里
电影《满江红》正在院线热映。关于这部电影,我已经写了个人观影看法,认为该片为了转折而转折,悬疑没有真正的力量,而且为了故事成立,不惜降低角色智商等等。从编剧角度来讲,这部《满江红》属于质量很低的作品。但是,从表演的角度讲,我认为,该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满江红》最为成功的地方,便是沈腾对于张大这个角色的塑造。如果只从剧本角度而言,张大这个角色是性格较为单一了,没有更多深层次的内容。乃至于最后的用自己的死去改变他三舅,也是较为低智力的。在剧本创作这个层面上看,张大这个角色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甚至于可以说是相对失败的主角。
但是,到了角色表演的时候,沈腾则是加分的,帮助丰富了角色性格和影片看点。最为直观的内容,便是沈腾这种喜剧化的表演方式,非常适合小人物的自我瓦解感。加入了小人物的这种自我瓦解,影迷们甚至于可以在沈腾呈现的张大身上,看到一个自我嘲弄的周星驰早期电影的主角特征。
《满江红》在开局的很多细节上,都是有着小人物的自我命运无奈上的自嘲感的。这种自嘲,非常类似周星驰早期电影当中的性格特点。如果电影《满江红》坚持住开局的风格,保不齐会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小人物在历史大细节当中,寻找求生的出路,这是一个多么荒诞有趣的内容。
然而,张艺谋编剧显然不能安心于这么小的一个主题了,所以,他最终把故事带向了张大是组织者,他是“大人物”这一点上去。反倒是小人物在历史大细节当中紧急求生的欲望感没有了,只剩下了小人物要做大事情的吹牛皮感。这么一搞,张大这个角色,其实是不好演的。因为角色前边是渺小的,后边突然高大起来,缺乏角色性格转折的合理性。
沈腾表演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尽可能帮助张艺谋去弥补这种角色性格转折合理性上的缺失。即便是到了《满江红》的后半程,张大这个角色成为主谋,成为一个真正的策划者之后,沈腾依旧把这个角色按照真正小人物的样子去表演,甚至于依旧有自嘲的表演。这些表演,就是剧本层面上无法体现的了,属于沈腾自己的领悟能力。所以,一直到张大角色死掉,大量影迷都不会发现这个角色性格转折上的合理性略显不足。
能够实现对于小人物和小角色的自嘲、瓦解式的表演,咱们以前叫后现代,叫荒诞,叫周星驰喜剧风格。而如今,这种表演似乎也可以叫沈腾式。基于这个层面来讲,沈腾确实是一位好演员,在演技层面上,甩开他三舅四大爷的几十条槐安路了。而真正被对比出来的演员,不是三舅四大爷,而是同样是喜剧演员的岳云鹏。他则是《满江红》当中非常大的一个败笔。
在这部电影当中,剧本层面而言,武义淳这个角色也是性格不完整的。它的问题,和“张大”相似。张艺谋在剧本层面上,缺乏塑造完整角色性格的能力。这一点而言,他并不适合做编剧。只有一张脸谱,是张艺谋执笔作品当中,很多角色的通病问题。脸谱化创作角色,出来的戏,其实是很不好的。
而一些脸谱化的角色,遇到优秀的演员,可以在脸谱化的表演特征之外,为角色增加更多的立体和侧面特征。沈腾之于张大,便是例子。反观岳云鹏和武义淳这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则没有做加法,只是做了减法。岳云鹏甚至于把自己在相声当中的表演技法强加了进来。坊间,曾定义岳云鹏的相声为“骚浪贱”。这是一个并不文雅的词汇,我不建议这里采用。
我们可以简单说,是“耍贱”。这种表演风格,放在相声当中,属于一招鲜,自我贬低之后,容易实现包袱效果的传递。但是,放到了电影角色的表演当中,就不容易被影迷肯定了。甚至于,会让影迷反感。岳云鹏在武义淳这个角色的表演当中,全程耍贱,造成这个角色没有任何内涵可言,继而,角色就完全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呢?因为在影片当中,这个角色是承担故事任务的,尤其是戏剧张力上的一极。这个角色,需要通过自己的张力,去制衡其他的角色。然而,这么一个正在耍贱的角色,影迷是不会相信他有制衡其他人的能力的。所以,岳云鹏一介入到武义淳的表演当中去,这一极上的力量就全部断掉了。影迷从始至终不认为这个角色会有什么大作为。继而,这个角色就无法完成任何的“反转力”。
如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同样是《满江红》,同样是喜剧演员,岳云鹏和沈腾的差距到底是什么了。电视剧《龙门镖局》当中曾有一集,专门讽刺,搞一个关于岳飞和秦桧的悬疑电影,最后全场合唱《满江红》,为了走喜剧路线,而找几个说相声的演一把等等。这些讽刺,目前来看,都讽刺到了张艺谋的电影《满江红》身上。然而,并不是说,找几个说相声的来演就是原罪。
说相声的演员当中,很有一些演技卓越,并且在影视剧作品当中,刻画了大量优秀的影视角色。只是,像岳云鹏这样的,只有“耍贱”一招的相声明星,真的是损害影视角色的。希望岳云鹏能够尽快改进,成为优秀的影视演员。(文/马庆云)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