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易得颈椎病「低头族小心颈椎病正悄悄走近」
此文章转中国脊柱脊髓在线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无论在公交车、地铁上,或是公司、餐馆甚至家里,随处都可见聚精会神低头看屏幕的“低头族”。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他们刷微信、发微博、看新闻、追电视剧,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此时他们的颈椎正饱受煎熬。你是否常会感觉颈部僵硬,酸胀,有沉重感?是否曾因手臂麻木、乏力影响工作?是否出现双脚无力,踩棉花感不得不到处求医问药?这些都可能提示你得了“颈椎病”。
可怜的低头族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颈椎病的发病率约3.8%~17.6%,男女比例为6:1。颈椎病所致的神经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有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对个人、家庭都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心理负担[1]。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观点认为: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并认为其病因学说主要有3个。一是机械压迫学说,即由于椎间盘的退变,高度的变窄,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造成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二是不稳定学说,即颈椎屈伸活动异常时,脊髓在椎体后缘的骨赘上反复摩擦,引起脊髓的损伤。三是血运障碍学说,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节段不稳定即其间盘突出等引起脊髓血供的损害。
颈部疼痛是颈椎健康欠佳的信号
颈椎的活动幅度大、频繁度高,相比胸椎和腰椎,颈椎更容易出现劳损退变。椎间盘一般在30岁以后开始退变,近年来颈椎退变的年龄越发年轻化。其退变顺序多从颈5/6和颈6/7,以及颈4/5[2]。
颈椎病的易感因素主要包括:1.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连续的低头阅读、写字、用电脑、玩游戏、看手机;长时间的固定于头低位工作;睡高枕,睡软床等。2.急性的头、颈、肩外伤。3职业因素,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打字员、会计等。长期的桌椅高度不适合均容易发生颈椎劳损。挑、抬、抛、掷等重体力劳动,用力不当时损伤颈、肩软组织。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颈椎病分为六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70%,常常表现为颈痛和僵硬感,上肢的疼痛和麻木,感觉疼痛,力量下降。
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2%~30%,由于可造成四肢瘫痪,因而致残率较高,通常起病缓慢,且以40~60岁的中老年人为多。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随后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走路时可出现腿发软或不稳的情况。部分患者出现双脚踩棉花感。后期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不灵活,无法完成精细活动。躯干部感觉异常如胸部、腹部的“束带感”。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类型的颈椎病,有导致瘫痪的可能
交感型颈椎病,多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眼干、视物模糊、耳鸣、听力下降;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心悸、心率失常等。症状往往与体位或活动有明显关系,作为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椎动脉型颈椎病,因颈椎节段不稳和椎间隙的狭窄,造成椎动脉扭曲,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的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意识清醒,多在头颈部特定位置时发生。偶有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1]。
长期颈性头晕的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颈椎病的发病是逐渐进展的生理或病理性的退变老化过程。颈椎的退变不一定导致颈椎病的症状,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临床症状并不一定呈正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可使颈椎的退变得到逆转。颈椎病的治疗目标不是针对颈椎退变增生,而是针对颈椎退变增生继发的炎症、水肿等病理反应。所谓治愈也仅是消除了由于颈椎退变所导致的临床症状,而不是颈椎退变本身得到逆转。
得了颈椎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正确正规的治疗。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及不同病程阶段的颈椎病患者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缓慢且多为逐渐加重,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稳定的良性过程(约20%)。大部分处于缓慢进行性的加重,轻微的外伤、劳累或是受凉均可使症状加重。绝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或微创治疗无效。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一但脊髓型颈椎病确诊,且症状较重,应尽早手术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保守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少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如存在症状频繁发作,严重的上肢放射性疼痛,影响睡眠;上肢受累神经根支配肌肉出现萎缩或瘫痪麻痹,应尽早手术治疗[3, 4]。
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也是首选保守治疗。因其症状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及头颅血管病变相鉴别。患者常常合并心理因素,对其手术应更加慎重。应该强调的是,所有病人被动地接受他人给予的治疗都不属于康复的范畴,都不能够提高患者的颈椎稳定性,一定要在保守治疗的同时接受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大多数颈椎病的患者在疾病的初期都尝试各种各样的保守治疗方法。然而方法选择不恰当反而适得其反。症状没有好转,反而急性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瘫痪才来就医。纠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缺乏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颈椎稳定性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的缘故。
保守治疗的优点使治疗过程相对简单,费用少,大多数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缺点使治疗周期长,对脊髓型颈椎病以及程度较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差或无效甚至延误病情。重手法的颈椎推拿按摩以及大重量的牵引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难以恢复的神经损伤[5-7]。
颈椎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颈部的制动和休息,减少或停止伏案工作,适当的卧床。颈部的支具包括围领或颈托。配合局部的理疗、颈椎的牵引治疗。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这些都属于临床治疗的范畴,对于颈椎稳定性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作用。
杜良杰教授发明的主抗抗阻运动疗法器械
颈椎康复是解决颈椎稳定性的根本途径,需要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传统的方法是颈项部肌肉的锻炼,如双手交叉合拢从后方托住枕后部,相互对抗使力,维持颈椎位置不变,即等长收缩。国内有学者如杜良杰教授等发明了专用于颈椎周围肌肉训练的专用器械,对于颈椎稳定性的改善具有较好的疗效[8]。
平时应注意颈椎的保健,避免反复积累型劳损、外伤、寒冷等不良因素。颈椎不宜长时间维持屈曲位、仰伸位或扭转位。工作时要经常注意调整头部位置,定时远眺。避免头颈部突然前屈或后伸,特别是对于存在颈椎病或椎管狭窄的患者,上述动作会造成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冬季注意颈部保暖。睡觉时应避免枕过高的枕头,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为宜。日常加强颈项肌群的等长收缩锻炼,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如果存在颈椎不适,切勿讳疾忌医或使用错误的治疗方法。颈椎病并不可怕,正确的防治,积极的治疗,可以使您获得康复。切勿久做低头族。
参考文献
[1] 刘忠军党耕町陈仲强. 脊柱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侯增涛,赵爱琳,郭传友,等.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式选择与疗效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0):6444-6450.
[3] 王艳国,郭秀琴,张琪,等.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499-503.
[4] 陈立,张明月,兰秀芳,等. 仰卧拔伸手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医正骨,2013(10):17-20.
[5] 章波,唐龙,杨波,等.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三种手术方法的初期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01):5-11.
[6] 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等.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11):973-978.
[7] 祁敏,王新伟,刘洋,等.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11):963-968.
[8]杜良杰,李建军.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部疼痛的临床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7):649-653.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