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勤照顾病妻45年不离不弃(庞学勤照顾病妻45年不离不弃)
娱乐圈里发迹后抛妻弃子的案例屡见不鲜。
张艺谋抛弃发妻,与小自己31岁的徐婷结婚,最后因为超生丑闻丢尽了脸。
老戏骨唐国强的妻子更是因为丈夫爱上了年轻女演员壮丽,选择了在除夕夜服药自杀。
王迅更是在凭借综艺翻身后,抛弃了患癌的妻子,和小自己19岁的女网红闪婚。
在渣男横行的演艺圈里,却有这样一位上世纪的老艺术家,因为对老丈人的一句承诺,照顾了患精神疾病和眼疾的结发妻子四十五年。
不管是籍籍无名还是功成名就,他都坚定不移得与妻子患难与共。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曾荣获金鸡百花终身成就奖的影星庞学勤,和他的妻子杨洸相伴一生的故事。
在传记《庞学勤传》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电影明星。
正如传记中所说,庞学勤在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之前,曾是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革命军人。
1929年,庞学勤出生在江苏省阜东县东坎镇。
父母都是农民,尽管家庭条件不富裕,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庞学勤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条件。
庞学勤的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一咬牙送他进了学校。
庞学勤早慧,出生在战争时代里的他很早就有为祖国的崛起流尽鲜血的意识。
10岁时,庞学勤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并成为儿童团团长。
战争时代的教育给了庞学勤许多政治启蒙,于是在1944年,15岁的庞学勤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
由于受过文化教育,又从小对艺术感兴趣,进入部队的庞学勤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他先后在部队里担任过文化教员、文工团员、炮兵连指挥员等多种职务。
庞学勤所在的部队就是鼎鼎大名的新四军,前面时代的庞学勤跟随部队前往前线。
作为一名文化教员,他日常的工作是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对战区人民进行抗日宣传。
1948年,庞学勤跟随新四军,一同经历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也就是在这一年,参军五年的庞学勤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庞学勤终于亲眼见到了自己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新中国。
战争结束了,时任炮兵连指挥员的庞学勤从前线被调任到后方部队,开始投身国家教育和文化事业。
1952年,庞学勤跟随调令,进入了北京电影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学习。
前半生的戎马结束,他正式转行成为了一名演员。
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真爱——杨洸。
杨洸,原名杨福成,1932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
杨洸良好的家庭条件也为后来杨洸的父亲看不上庞学勤埋下了伏笔。
杨洸原本是华北大学音乐科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央音乐学院。
1952年,因单位举荐,杨洸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班继续深造,杨洸和庞学勤成为了表演班的同班同学。
学校里组织舞会,军队出身的庞学勤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笨手笨脚,杨洸就私下里教他跳交际舞。
一来二去,庞学勤对这个热情大方的北京姑娘产生了好感。
那个年代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两人以同窗身份又相处了两年,终于在毕业在即时,庞学勤向杨洸表白。
杨洸接受了他,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大学期间两人的电影事业齐头并进,都发展地很好。
更是在《沙家店粮站》、《烽火列车》、《心连心》、《追赶太阳的人们》等四部影片中共同出演。
其中多数扮演夫妻的角色。
毕业之后,庞学勤被分配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杨洸却被分配到了当时风头正劲的八一厂。
眼看就要忍受异地恋爱,杨洸直接拒绝了八一厂的邀请,申请和庞学勤一样,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去。
1957年,庞学勤第一次从话剧舞台登上大银幕,在电影《边寨烽火》中饰演一名边防军指挥员。
值得一提的是,庞学勤一生中塑造了无数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得益于他的革命经历,他在各类影片中扮演的大部分都是正派的军人角色。
这是庞学勤电影事业风头正劲的几年。
他先后出演了《古刹钟声》《朝霞》《甲午风云》《兵临城下》《战火中的青春》等多部影片。
《战火中的青春》更是他演艺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他所扮演的“雷振林”一角,成为了影史经典军人形象,至今无人超越。
女友杨洸也同样取得了自己的成就。
先后出演了《长空比翼》、《钢珠飞车》、《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多部经典影片。
1958年,事业上崭露头角的两人终于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殿堂。
其实在结婚前,夫妻俩曾经遭遇过来自杨洸家庭的阻力,杨洸的教授父亲看不上庞学勤。
尽管庞学勤百般努力示好,老丈人始终对他不咸不淡。
直到一次丈婿二人坐在一起喝酒,杨洸的父亲才向庞学勤坦白了他的难言之隐。
其实杨洸的父亲并非看不上庞学勤的出身,相反,他很是认可这位努力上进的革命青年。
他反对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杨洸少年时有过精神疾病史,虽然已经治愈,但终生仍有复发的可能。
杨洸父亲当然相信此时的庞学勤是真心实意爱自己的女儿。
可他担心未来如果杨洸再次生病,两人间的感情是否禁得起时间和病痛的消磨。
说到底,杨洸的父亲担心以后如果女儿生病,庞学勤做不到始终如一得照顾她,体贴她。
但庞学勤坚定地向老丈人承诺,此生一定还会将杨洸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好好对待她。
就这样,杨洸的父亲终于认可了两人的婚事。
婚后两人的事业和家庭都经营的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小两口对未来都充满了希冀。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结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噩运降临在了杨洸的头上。
当时她正在参与电影《冰上姐妹》的拍摄。
在拍戏过程中,杨洸因“玻璃障体出血”而导致眼底大出血双目失明,不得不暂停拍摄。
杨洸被送往北京的医院治疗。
由于病程中用错了激素药物,杨洸被送到北京的医院时,症状已经十分严重,需要依靠往眼球里打针这种治疗方法。
听得一旁的庞学勤心惊胆战,万分心疼。
由于严重失明,杨洸不得不停了自己刚起步的电影事业,留在北京安心养病。
杨洸生病期间庞学勤一直悉心照料。
由于工作的繁忙,他经常在长春和北京的医院之间两头跑。
分隔两地的日子里,电影厂发下来的新鲜鱼肉庞学勤想让病中的杨洸解馋,于是全部腌制保存,托上京的同事们带去给杨洸。
每月发下来的工资也只留下五十元生活费,剩下的全都寄往北京,留着给杨洸做医药费。
到北京去陪护妻子的时候,他会把大大小小需要做的所有家务全都做好。
甚至杨洸的内衣裤他也会悉数洗好,就为了不让眼睛不好的杨洸做一点点重活。
老丈人将庞学勤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想到庞学勤当初对他作出的承诺,在心里又认可了这个女婿一分。
眼疾整整折磨了夫妻俩四年,杨洸的病况终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经基本复明。
但因为不可逆的视力伤害,她的眼睛还是没法承受摄影的强灯光,杨洸彻底淡出了影视圈。
眼疾快要彻底痊愈的杨洸和庞学勤商量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同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庞好”降生了。
庞好这个名字是庞学勤取的,寓意妻子的眼疾尽快好起来。
而他们的儿子庞好在未来也十分争气,继承了父母的事业,进入演艺圈成为了一名导演。
新生儿的降生和妻子病情的好转都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希望,在这几年中庞学勤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1962年,庞学勤被评为“新中国的22位影星之一”,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不亚于今天的金马金鸡影帝影后。
值得一提的是,与他同样获封该奖项,也同样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的金迪女士也在近日因病离世。
夫妻俩的二儿子庞越出生时,庞学勤已经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一切看上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更大的噩耗又降临在了这个小家庭中。
受“文革”的动荡影响,杨洸少年时的精神疾病复发了。
精神分裂复发的杨洸一开始的症状只是沉默寡言,整个人失去了活力。
慢慢得发展到了不认识身边的人,对任何人都防备心极强,甚至会拳打脚踢的地步。
当时已经升职为厂长的庞学勤并没有像很多当代陈世美一样,他依然保持着绝对的耐心悉心照料妻子。
那时候的庞学勤已经退居幕后,因为职务原因,每天需要处理的琐事更多。
庞学勤晚年时在采访中回忆起那段时光。
他每天要完成厂里的工作,下班后回到家,需要首先查看妻子的情况,再照料好两个年幼的儿子。
洗衣做饭接送孩子都是他一个人干。
每天早上骑车将儿子们送进学校,他会把意识不清醒的妻子送到医院做日常治疗。
然后独自回到家的他会大哭一场。
这样高压的日子庞学勤一直毫无怨言地撑到了千禧年后,直到2004年,他彻底失去了他的爱人。
2004年,杨洸因为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后在珠海一家医院离世,享年72岁。
而这一年的庞学勤,已经是75岁高龄。
和妻子相守45年后,他终于彻底失去了那个热情大方的北京姑娘。
还好在庞学勤的悉心照料下,杨洸最后几年时间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两人算是度过了一对夫妻平常的晚年时光。
照料妻子多年已成习惯,妻子离世后的庞学勤像是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整个人沉浸在失去爱妻的悲痛之中,消沉了很久。
他和杨洸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两个懂事的孩子心疼父亲多年来的付出,也着急父亲如今痛苦的情绪状态。
再加上庞学勤退学后更加封闭的社交状态,两个儿子决定联系父母昔日的好友高山英子,让她来开解一下走不出丧妻之痛的庞学勤。
高山英子当年是庞学勤和杨洸夫妻二人的邻居。
中日混血的她当时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幼儿园当保育员,丈夫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
两家人经常往来,慢慢的杨洸和高山英子成为了闺蜜。
由于高山英子的外貌出众,杨洸曾建议她转行当演员。
但因为高山英子有一半的日本血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分敏感,最终作罢。
在丈夫去世后,高山英子带着儿子搬到了日本定居。
一开始两家还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庞学勤杨洸一家搬到了珠海生活后,才慢慢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高山英子远居日本,接到兄弟二人的电话时也十分意外。
在得知当年的闺蜜杨洸已经辞世后同样悲痛万分,于是主动提出与庞学勤童话。
这通电话两人足足聊了9个小时。
与昔日好友的童话舒解了庞学勤苦闷的情绪,于是两人常常联系,越洋的电话粥一煲就是几个小时起。
庞学勤的两个儿子见状,拼命撮合同样独身丧偶的二人。
他们想让父亲的晚年不在独自思念母亲中度过,想给他找一个相互照应的伙伴。
可远居日本的高山英子因为距离的原因觉得不太现实。
她认为庞学勤需要找一个就近的,能在生活上与他互相照应的老伴。
于是已经80岁高龄的庞学勤,远赴日本与高山英子见面,这才发动了她,两人终于在2008年走到了一起。
庞学勤的晚年在第二任妻子高山英子的陪伴中度过。
两个儿子与继母的关系很好,对庞学勤也十分孝顺,可以说庞学勤的晚年生活度过的十分安详。
2015年10月12日,在与高山英子相伴八年后,这位辉煌过,苦难过,得到过也失去过的电影艺术家终于与世长辞。
结语:
见多了当代陈世美的案例,这样忠贞相守的爱情让人十分动容。
庞学勤与杨洸坚守的四十五年时光,真正印证了那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这份坚守的力量让人钦佩的同时也让人扼腕,在当代鱼龙混杂的演艺圈,婚姻丑闻层出不穷,已经很难再有庞学勤这样值得被当作偶像和榜样的影视巨星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著名电影有哪些?
01,《地道战》。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该片于1966年元旦在中国上映。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02,《地雷战》。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柳琪辉、屈鸿超、陈广生担任编剧,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影片时长74分钟,于1963年5月上映。
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03,《东方红》,1965年上映,片长120分钟,是一部集新中国文学、历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经典作品。《东方红》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歌剧精选了各个革命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进行歌舞创作,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
04,《打击侵略者》,1965年上映。影片根据宋之的话剧《保卫和平》改编,华纯执导,张良、李炎、张勇手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共同严厉打击侵略者的一次战斗过程,表现了战士们英勇顽强、勇于自我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国际主义精神。
05,《兵临城下》,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林农执导并担任编剧,陈汝彬、李默然、庞学勤主演,于1964年上映。
该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向某城国民党军发动强大攻势,从打入敌人内部,到最后瓦解敌军的故事。
这五部上世纪60年代出品的电影都带有那个时代独有的特征,制作态度严谨,节奏较慢,今天的年轻人估计看起来比较吃力,不大容易接受,只有具有怀旧情结的、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感兴趣。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