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24年生下7个孩子,女孩被生父囚禁20年真实故事
今天是母亲节,小编在这里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与母爱有关的影片。
看完之后,一定会被片中伟大的母爱感动——《房间》
影片改编自艾玛·唐纳修的同名小说,故事原型是发生在奥地利东部阿姆施泰滕镇的一个真实案件,现实比电影更加残酷,女孩被生父囚禁虐待二十四年,生下了七个孩子。
电影以孩童的视角和诗意的独白,引导观众走进这对母子的生活,使得压抑的空间内仍保留着一丝童真,一线希望。
电影一开场,便是一段拍摄房间内唯一自然光源的空镜头,以90°的直仰对准了轮廓鲜明的天窗,旋转的画面配上舒缓的琴声,暗示着故事发生环境。
一个稚嫩的童声娓娓道来,讲述自己的诞生,紧接着,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开心的一天,刷牙、吃饭、做游戏。
每天早上起来,小杰克都会把家具挨个摸一遍,跟它们打招呼,简陋的床,是可以肆意翻滚的游乐场,狭小的天窗,是想象力的源泉。
下午阳光从天窗射下,在墙上印出一块金黄色的光斑,杰克趁母亲午睡,自己跟阳光玩了很久,幻想着挺拔的大树、巍峨的大山,无边无际的大海……
老旧的墙壁上,挂着鸡蛋壳串成的项链,肮脏的厕所水箱里,漂浮着母子两自制的帆船,这些细节,拍出了不被俗尘污染的童真,近乎处子。
杰克以为,自己和妈妈会在这个房间里过完一生,但是有一天,老尼克和妈妈起了冲突,要碰杰克,还打了妈妈,把杰克吓坏了。
妈妈决定告诉杰克真相,原来妈妈叫乔伊, 17岁时被老尼克所骗,囚禁在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在这里她生下了杰克,却不愿儿子在此度过一生。
乔伊想出一个大胆的逃脱计划,让杰克装病装死,本身对孩子没什么感情的老尼克,慌乱地把裹在毯子里的杰克带出去“抛尸”。
偷偷从毯子里出来的杰克,第一次看到那么广阔的蓝天,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外面世界的信息量就像是一场巨大的海啸,扑面而来,淹没了小杰克。
小杰克的扮演者雅各布·特伦布莱,当年才9岁,却奉献了超乎年龄的成熟演技,根本不是一个孩子能演出来的复杂情绪。
在母亲下决心戳破谎言,告诉他真相之后,世界观被颠覆的困惑、焦虑,渐渐开始愤怒,再到明白了一切痛苦的泪水,短短5分钟,层次分明地切换出不同情绪。
最终,杰克在路人和警察的帮助下成功的逃脱了,还把妈妈解救了出来,母子双双获救,剧情才走到一半。
重返社会的他们,手足无措, 怎样逃出内心的桎梏,才是关键,这也是电影最有意义的地方,关注“娜拉出走”之后的生活。
电影里的记者媒体们,在母子刚刚解救后,如潮水般涌来,很快又销声匿迹,观众却被电影强制着看下去,去看受害者们到底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 。
乔伊的父母早已离婚,重建家庭,乔伊的亲生父亲难以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外孙,周围人的轻声细语、老房子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在提醒着乔伊,这7年来的物是人非。
乔伊虽然身体摆脱了房间的囚禁,但挣脱不了心灵的枷锁,回到了家里却开心不起来,整日发呆抑郁,和家人莫名地发脾气,甚至想到了自杀。
和妈妈比,儿子杰克毕竟还是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没有僵化,天性的好奇,让他比成年人更加无畏,杰克渐渐融入了社会,并找到了自己朋友。
最后,真正带着乔伊走出困境的,是儿子的爱和鼓励,一如之前,乔伊在房间里对待儿子那样。
看到这里,观众不仅被这对母子的坚强乐观所打动,更对片中的母亲敬佩,一个被诱拐的高中生,被囚禁强暴多年,却能在一个空间狭小、物质匮乏的房间里,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从生活起居到饮食习惯,从物质到精神,乔伊一直用心关怀教育孩子,给他建立了一个梦幻美好的世界观,把“禁室培欲”扭转成了“禁室培爱”。
但她知道这样是不够的,对自己不够,对杰克也不够,所以才坚持告诉他真相,坚持鼓励他,坚持出逃,最后见到了更大的世界。
这是一个关于囚禁与虐待的故事,影片并未对绑架与施虐的过程作过多描述,也未曾将叙事重点放在女主与老尼克斗智斗勇的逃脱之路,电影的主题是母子二人的互相保护和治愈。
电影以儿童视角,在饱满而喜剧的故事里,用大量诗一般的旁白,构建了一个直抵心灵的电影世界,这使得作为观众,从中获得的感动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复杂情感。
《房间》是一部涵盖了丰富内容的电影,关于自由、母爱、社会以及心灵的重建,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都算的是一部上乘之作,值得观众花2个小时的时间去认真观看。
评论
- 评论加载中...